医生警告:最伤害肝脏的行为,不是喝酒!而是频繁的去做这4件事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很多人都知道,喝酒伤肝,这已经是公认的事实,甚至有人一提到肝不好,第一时间就会想到戒酒。
可实际上,在医院的这些年里,我见过太多肝病患者,他们当中有些人滴酒不沾,但肝脏却比长期喝酒的人还要糟糕。
为什么会这样?真正伤害肝脏的,不只是酒精,甚至有些行为比喝酒还要“狠”,但很多人却每天都在做,甚至丝毫没有意识到其中的危险。
等到身体出现问题,才后悔莫及。到底是哪4件事正在无声无息地“摧毁”你的肝?今天就得好好聊一聊。
熬夜看手机
很多人都觉得熬夜最多影响精神状态,白天多睡一会儿就能补回来,可是你有没有想过,熬夜带来的伤害,并不是靠补觉就能弥补的?
医院里见过太多这样的人,尤其是年轻人,总觉得自己身体好,熬夜追剧、刷短视频、打游戏,甚至工作到凌晨。
但一份血液检查报告出来,肝功能指数全面超标,医生问他是不是喝酒,他一脸无辜地摇头——根本不喝酒,平时吃得也不差,怎么肝就不好了?
有一个长期熬夜的上班族,30岁出头,肝功能检查出了问题。他起初不在意,以为只是压力大导致的。
可后来眼睛开始发黄,脸色也越来越暗沉,去医院检查,结果发现脂肪肝加轻度肝损伤。
他非常震惊,因为自己从不喝酒,也不吃太多油腻食物,怎么肝出了问题?原因就是长期熬夜,导致肝脏修复的时间被大大压缩。
很多人不知道,肝脏有一个特殊的“工作时间”,大约在晚上11点到凌晨3点,这个时候是肝细胞修复和解毒的关键时段。
正常情况下,人进入深度睡眠后,肝脏才可以全力修复身体。
但是,如果这个时候你还在刷手机、熬夜加班,甚至只是躺在床上发呆,你的肝脏就不得不“加班”工作,无法完成自我修复,久而久之,肝细胞受损,毒素堆积,肝功能就会下降。
更重要的是,熬夜会直接影响人体的生物钟。肝脏的运作和激素分泌密切相关,比如褪黑素、胰岛素、皮质醇等。
这些激素一旦失衡,不仅会让人发胖,还可能导致脂肪肝,甚至进一步发展成肝硬化。
长期熬夜的代价,比你想象的还要大,千万不要等到身体出问题才后悔。
吃得太干净
你可能从来没有想过,吃得太干净、太精细,居然也会伤害肝脏吧?
在医院里,我见过不少这样的患者,他们非常讲究饮食健康,不吃任何油炸食品,甚至连肉类都很少碰,只吃白米饭、白馒头、蔬菜、水果,生怕摄入一点点脂肪。
可检查结果却显示肝功能异常,甚至有些人已经出现了脂肪肝。
有一个60多岁的退休教师,生活习惯极其健康,饮食清淡到几乎没有油盐,结果身体却出现了问题,肝脏B超显示脂肪肝。
他觉得不可思议,自己既不吃油腻食物,又不喝酒,怎么会有脂肪肝?
其实,脂肪肝并不仅仅是“吃太多油”造成的,吃得太干净、太精细,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肝脏需要脂肪来完成很多重要功能,比如合成胆固醇、制造胆汁、储存能量。
如果长期吃得太清淡,甚至一点油脂都不摄入,肝脏就会启动“自救机制”,开始自己制造脂肪来补充能量。
而这些脂肪如果不能被及时代谢掉,就会堆积在肝脏,形成脂肪肝。
更严重的是,如果长期缺乏优质蛋白和脂肪,肝脏修复能力也会下降,容易导致肝损伤。
更何况,有些人为了健康,只吃精细加工的食物,比如白米饭、白面条、馒头。这些高碳水食物会迅速转化为葡萄糖,让血糖飙升,导致胰岛素分泌过多,最终引起脂肪肝。
所以,过度“清淡饮食”并不是健康的象征,反而可能成为肝病的“帮凶”。
常年焦虑、爱生闷气
你有没有发现,有些人身体健康,但总是爱生气、动不动就焦虑,时间久了,肝脏就出问题了?其实,这并不是巧合,而是心理状态直接影响了肝脏的健康。
医院里不少肝病患者,都是因为长期情绪压抑,导致肝功能受损。
有一个患者,40多岁的企业高管,平时工作压力大,经常焦虑,容易生气,但他没有任何不良生活习惯,不喝酒、不熬夜,饮食也很健康。
可检查发现,他的肝脏已经出现了轻微纤维化,这说明肝细胞正在逐渐硬化。医生告诉他,问题出在长期的焦虑和愤怒上。在中医里,肝主情志,长期的负面情绪会直接伤害肝脏。
而现代医学研究也发现,焦虑、抑郁、压力过大会导致肝脏的血流供应减少,使肝细胞的代谢能力下降,甚至影响肝脏的自我修复功能。
长期生闷气、焦虑不安的人,体内的应激激素水平长期处于高位,导致肝脏“超负荷”运转,时间久了,肝细胞就会受损。
更可怕的是,这种情绪导致的肝损伤,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很多人直到肝病晚期才发现。而且,这种情绪型肝损伤,往往比酒精性肝损伤更难恢复。
所以,保持心情愉快,不让自己长期处于焦虑、愤怒的状态,对肝脏来说,比吃什么都重要。
长期依赖药物
现代人有个很大的误区,就是一不舒服就吃药,稍微有点头疼感冒,就往肚子里塞药。
很多人觉得,药物是医生开的,肯定没问题,可事实上,很多常见的药物,尤其是止痛药、抗生素、感冒药,都需要肝脏来代谢,长期服用会给肝脏带来沉重的负担。
有一个患者,50多岁,长期失眠,每天都靠安眠药入睡。
起初效果不错,但后来发现自己的肝功能指标逐渐升高,眼白也开始发黄,去医院检查,结果发现肝损伤已经比较严重。
他非常疑惑,自己不抽烟不喝酒,怎么会肝不好?
医生告诉他,长期依赖安眠药、止痛药等药物,导致肝脏负担加重,肝细胞受损,才会出现这个情况。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所有进入体内的药物都需要经过肝脏代谢。
如果长期服用某些药物,肝细胞需要不断分解这些化学成分,时间久了,就会出现药物性肝损伤。
尤其是一些人习惯性地吃感冒药、止痛药,这些药物的成分可能会破坏肝细胞,导致肝功能下降。
更可怕的是,很多药物性肝损伤早期没有明显症状,等到肝功能出现严重异常时,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所以,不要滥用药物,任何药都不是无害的,吃得越多,肝脏的负担就越重。
别再以为不喝酒就不会伤肝了,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坏习惯,正在一点点蚕食你的健康,等到身体出问题,就晚了。
肝脏不会说话,但它的“沉默”,往往是最危险的信号。
关于肝脏的健康问题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向艳萍.经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检验医学与临床,2024-05-28